Pages

搜尋網誌

Friday, January 25, 2013

生命誠可貴!買車要買安全性

自從去年一部Toyota在高速公路因為變換車道失控,而造成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座車發生嚴重意外;加上前幾個月一部 Toyota Camry 在新店失控撞上機車,造成機車騎士死亡後,我開始納悶,這是純粹的巧合?還是隱藏了某種要駕車人注意的訊息?……


Toyota Camry 3.5 時速 70km/h 時就失控撞死人,或許這是駕駛者的失誤,但同時卻凸顯了這部車在遇上了危急狀況時,後懸吊很容易因為達到物理極限而造成失控。

先跳開 Toyota 來說,在車界打滾多年的人,都曾懷疑許多國產車在後懸吊結構上偷工減料,這會有什麼影響呢?舉例來說,後懸吊拖曳臂必須使用強度 100% 的鋼材,但當車廠為了想節省成本,可能會使用強度較低的鐵料,而在剛性不足的情況下,就會使車輛遇到緊急狀況時,懸吊繫統的抗壓程度會更早達到它的物理極限。這也就是說,原本時速 120km/h 才會失控的車,可能在 100km/h 時就打滑了。另外,許多國產車都是以乘坐舒適性為考量,因此避震器設定都偏向軟調,而為了降低成本,也選用尺寸較小、抓地力較差的輪胎。以上這些因素與強度不夠的懸吊結構相結合後,在遇到高速得閃避前方障礙物時,當然更容易打滑失控。


Toyota Altis 的後懸吊繫統採用非獨立式的拖曳臂懸吊,但其所使用的材質、剛性都極為單薄(類似單薄鐵片凹成ㄈ字型),實際駕馭時,車尾容易發生不預期的拉扯擺動,甚至是非預期的甩尾現象。

多年前,一場在 ARTC 舉辦的 Toyota Altis 發表試乘會,曾發生 Altis 在環型跑道上失控撞車的意外,當時還造成兩位媒體記者受傷。當然,可能是因為廠商會抽廣告的壓力之下,極少有媒體報導這則事件。發生這起意外時我並沒有在場,但很多同業都有告訴我這個消息,而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起意外事件,我特別跟有出席這場試乘會、也報導過這則新聞的「汽車百科」雜誌調借資料。到底出事原因是什麼?我們不在現場且不是維修人員,是不得知的,但這還是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審視,車體結構的重要性。

以下的文章,就是摘自「汽車百科」雜誌(2005年11月)對於這起 Toyota Altis 失控意外事件的報導:(為了能讓文章更精簡,我有刪除一些段落)

目前國內最具有車輛測試能力的單位,就屬財團法人車輛測試中心,各家車廠的新車認證、測試等工作,無不藉由這個單位完成。但在某年 5 月份,在所有負責採訪經濟部的媒體記者面前,Toyota Altis 就硬生生的因為後懸吊繫統的設計缺失,導致車輛失控撞上護欄,造成兩人受傷。能想像嗎?在全國最專業的汽車測試場地上,Toyota Altis 載著國內的媒體記者發生嚴重的意外,而一切都是因為這款車型為了「節省製造成本」而設計的後懸吊繫統。

據瞭解,參訪車測中心當天下著傾盆大雨,車測中心考量下仍決定依照原定計畫,在試車員的駕駛下,讓出席的媒體們試乘體驗環形跑道。而為展現不同車種的特性,車測中心安排包括了 Toyota Altis、Ford Tierra、Nissan Sentra 以及 Hyundai Elantra 等四款不同的國產車型提供試乘。



ARTC 車輛測試中心是國內最專業的車輛測試場所,但 Toyota Altis 這款車型的「特殊設計」,卻讓專業的試車手馬前失蹄,載著媒體發生事故。

其中某一組共 3 人,原本應坐上一部 Hyundai Elantra,但同組的女記者認為 Elantra 不安全,希望能夠改搭 Toyota Altis,因此,包括一位男記者、該名女記者以及工業局技術處長黃重球所屬的蘇姓公務車駕駛,便搭乘由車測中心試車員駕駛的 Toyota Altis 進行環形跑道的試乘體驗。

當環形跑道體驗即將結束,準備自出口離開測試道時,他們所乘坐的 Toyota Altis 突然發生車輛打滑,車尾撞上環形跑道出口匝道旁的紐澤西護欄,緊接著車輛完全失控,原地旋轉。在車測中心試車員豐富的經驗下,當場放空油門和煞車,才好不容易讓車子完全靜止下來,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。但當車子完全停下後,發覺坐在右後座的蘇先生,由於其乘坐的位置最接近碰撞紐澤西護欄處,受到最大的衝擊,不僅滿臉是血,同時右手臂也嚴重脫臼。當一行人下車查看車子受損情況時,發覺這部 Toyota Altis 的後行李廂已然幾近全毀。

據瞭解,當事人在回到休息區後,詢問試駕員到底怎麼會發生意外事故時,試車員表示,主要是因為跑道出口處有積水,車子在經過積水處時,出現「水漂」現象,導致車身失控。當被質問到,為什麼其他車輛沒有發生類似情況,而該名試車員所駕駛的 Toyota Altis 卻會失控撞上護欄時,試車員坦承,除了他個人的確應負上部份相關責任,但更重要的是,Altis 這款車型的後懸吊設計不良,當遇上緊急狀況時,這款車型的後軸容易發生重心失衡,造成意外事故。

事後當事人向車界的朋友及媒體轉述這次的經歷,並打聽 Toyota Altis 的後懸吊繫統到底是否真有著設計上的嚴重瑕疵。結果幾乎每一個車界的朋友及資深媒體同業均表示,只要對國內車壇瞭解稍深的人士都知道,Altis 這款車型的後懸吊繫統,原本就有著嚴重的瑕疵。

事實上,Toyota Altis 所採用的是非獨立性拖曳臂懸吊繫統,這套系統常用在歐系房車上,其最大的優點除了節省車輛後軸的空間外,更重要的就是這類的懸吊繫統其生產成本相當節省,維修成本也相當便宜。但事實上,Toyota Altis 所採用的非獨立性拖曳臂懸吊繫統,由於其懸吊本身的剛性及強度不足,因此完全無法如歐系房車般,有著優異的操控性。反而容易出現後軸左右晃動的情況。因此,後座乘客很容易出現暈車的現象。



Toyota Altis 在進行麋鹿測試時,在時速不到 100km/h 時就會發生後懸吊抬腿的現象,如果在高速公路以時速 100km/h 巡航遇上了前方意外狀況,或許你能即時閃躲而避開前方障礙物,但難保在閃躲的過程中你自己不會失控?而起因都是該車後懸吊結構的剛性不足。

據資深技師表示,Toyota Altis 所採用的這套後懸吊繫統,只要左右輪受力不一,比如壓到路上的小石頭或是路上的人孔蓋,其後軸便會產生左右搖擺的現象;當實際駕駛時,只要駕駛人時速稍快,很容易發生不預期的甩尾現象。而當這款車型上市時,Toyota 原廠便在國內媒體的詢問下,坦誠這款車型後軸設計是因為節省製造成本所致,至於可能造成的意外事故,更大言不慚的表示:「Toyota 車主不會把車開那麼快!」據瞭解,當事人指稱,後續在與朋友的閒談中,更得知 Toyota 的業代與經銷商,早就知道其車型的缺點,常要求 Altis 車主額外加裝防傾桿。不過,實際上以其友人的經驗,花了新台幣八千餘元加裝的防傾桿,還是會讓一起上陽明山的後座家人頭暈目眩。

之所以要讓各位讀者知道這件事情,當然是希望能導正本地消費者的購車觀念。一般認為不錯的車,不見得就是一部好車,「口碑」、「品牌形象」其實是虛幻的。車輛本身的結構強度與車身剛性,才應該是消費者購車時最首要的考量點。記住一點,奢華配備在危急狀況時是不能保住你的小命的,車輛的主動安全才是你的護身符。

原文:生命誠可貴!買車要買安全性

Louis 於 2008/06/11 08:19 回應

我也是看到TOYOTA就閃的人,我個人覺得TOYOTA的車很恐怖,沒什麼操控性可言,可是馬力大小也不輸給一般的同級車。

我爹有過一台CAMERY,我老是嫌它的懸吊不好,煞車也不夠力。結果最後那台車的下場,還是在雨天在高速公路上SPIN撞上護欄玩完了。好險的是,車速不快,車毀人健在...

這種車跑上街,對誰都是致命武器。我每天要開長途高速公路上下班,( 來回約160km ),依我個人幾年來的觀察,TOYOTA的車主自己開車的時候,其實蠻有自覺的,而且很明顯的分兩派:

一種是不管自己跟別人死活派
隨便亂開,反正隨便變換車道是家常便飯,不打方向燈就更不用說了。這種駕駛人當然到處都有,可是可能是因為T牌賣太好,大多數我看到的駕駛人開的都是T牌的車。

另一種是跟別人超級保持距離派
這種人大概知道T車操控性不好所以要保持安全距離,可是開車一定要跟別人保持10個車身以上然後造成後面交通嚴重堵塞也太扯了。

在路上無論是那一派我都是能閃就閃,因為TOYOTA的操控性實在太差,希望TOYOTA能夠正視這個問題。由大多數駕駛人的駕駛習慣,其實可以看出車是如何影響駕駛人的操控方式,不要因為只是要造出可以省油的車,而失去太多會影響車子裡外的人的安全的駕駛工具。

對了,忘了說,有鑑於以上的長期觀察,所有我周圍朋友要買車的時候,我都不建議T牌,甚至如果可以的話,L牌也不考慮。因為我不知道有多少共用零件.....